《村童闹学图》 仇英
范仲淹
◎李开周
前段时间有一个热门话题:生一个月要花多少生活费,才算正常标准呢?有人说,至少两千;有人说,一千元足够了;还有人说,在消费比较高的城市读书,每月三千都得勒紧腰带。
今天我们把这个话题往前一下,到千年以前的宋朝,看看宋朝的学生一个月能花多少钱。
宋朝没有,上完就上
要想知道宋朝学生的生活费,首先必须搞清楚宋朝都有哪些学校,因为学校不一样,花钱的地方也不一样。
我们来给宋朝学校分分类。
按照就读年龄和教育程度划分,宋朝的学校可以分成和。在宋朝,正常标准是八岁入,十五岁入。主要学基础知识,例如认字,练字,学习《三字经》(成书于宋朝)、《百家姓》(成书于宋朝)、《千家诗》(成书于宋朝)、《千字文》(成书于南北朝)等启蒙读物,接触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易经》、《春秋》等儒家经典,附带学一些诗词韵律和计算技能;到了,开始深入学习儒家经典。
有,有,那哪去了呢?对不起,宋朝没有。事实上,整个古代中国都没有,人们读完,就直接读。
因为没有,所以的就读时间就变得很长,少则五六年,多则十几年。因为就读时间长,所以宋朝的生年龄差别就很大。宋徽宗在位时,首都开封国立共有一千名学生,年龄较小的才六岁,年龄较大的竟然有三十三岁。为什么会有三十多岁的生呢?一是因为有的学生入学很晚,十几岁才上;二是因为有的学生程度太差,学十几年还不能学完基础知识;三是因为当时的生并不仅仅是生,还包括很多相当于生的“生”。
如果按照出资人来划分,宋朝学校又分为官学和私学。官学是办的,出资(也接受私人捐赠),非常正规,有严格的经费预算和指标限制,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;私学是民间办的,私人出资(某些私学会得到官府补贴),包括学界大佬和退休官员创办的书院,包括地方士绅创办的义学,包括有钱之家内部搞的家塾,也包括在城市和乡村里星星点点的私塾。
按照行政等级划分,官学还可以细分成直属于朝廷的太学、国子学、四门学,以及各府管辖的府学、各州管辖的州学、各县管辖的县学。
跟现在比,宋朝官学的规模很小。宋徽宗在位时,拼命扩大官学的规模,把二十四个行政辖区(当时叫做“路”)的府学、州学、县学统统加起来,再算上等级较高的太学,拥有学籍的学生总共才十六万七千六百二十二人,而且这是宋朝官学的时期,此后官学的在籍学生数量始终在十万人以下。
我为什么强调“在籍学生数量”呢?因为宋朝官学里还有一大批学生是没有学籍的。没错,他们在太学、府学、州学、县学里读书,但是并没有被官府统计在册。因为没有被官府统计在册,所以他们享受不到官府的补贴,他们是真正的自费生,平均开支自然要比在籍学生多一些。
千古名臣范仲淹,当年曾是自费生
比如说,范仲淹年轻时就是一个自费生。
范仲淹两岁丧父,他母亲带他改嫁到一户姓朱的有钱人家。两岁大的孩子,当然没有记忆,他在朱家长大,在朱家的家塾里读书,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朱家的子孙。直到二十岁那年,他劝朱家的两个同辈兄弟不要铺张浪费,人家非但不听,还嘲笑他:“吾自用朱家钱,何预汝事?”(南宋楼钥《范文正公年谱》)俺们花的是俺朱家的钱,跟你这个外姓有啥关系?听闻此言,范仲淹大惊,开始调查自己的身世,才知道他不姓朱,而是姓范。
知道了身世以后,范仲淹不齿于寄人篱下,背上书箱离家出走。他母亲跑出来追他,他说:“母亲不要担心,儿子可以自立,等儿子金榜题名那天,再回来接您。”
然后范仲淹单枪匹马来到当时的南京应天府,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,凭借优异考进应天府的府学。那一年,他二十三岁。
范仲淹在商丘官学昼夜苦读,学到打瞌睡,就用冰冷的井水来提神。他脱离了朱家的供养,断绝了经济来源,所以衣食拮据,生活上十分节俭。根据宋人笔记《东轩笔录》记载,范仲淹自做自吃,只吃两顿饭:每天睡前熬一锅粥,第二天早上,粥会凝结,他切成四块,用布包起来,带到应天府学,上午吃两块,傍晚再吃两块。冷粥寡淡无味,他只能用咸菜疙瘩下饭,天天如此。
二十六岁那年,范仲淹得到应天府学的,进京参加礼部,顺利通过;第二年又参加殿试,金榜题名;第三年参加“铨试”,也就是公务员选拔,再次通过;二十九岁那年,他获得了做官的资格,被派到安徽亳州做官,将母亲接到了任上。
后来范仲淹当上大官,用积攒的俸禄在祖籍苏州买下几千亩地,为苏州范氏家族创办了一所义学,让所有该入学的范家子弟都能免费入学。
范仲淹的故事非常励志,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当年他在应天府学读书时,完全是自力更生解决伙食问题的。按照宋朝的教育制度,府学里的在籍学生除了学费全免,还能享受免费伙食,甚至还有“灯油钱”、“薪炭钱”之类的生活补贴。如果过日子节俭一些,不但不用花自己的钱,甚至还能把一部分补贴省下来寄给家里人。可是范仲淹呢?每天两顿饭,自做自吃,过着冷粥就咸菜的艰苦日子,为啥?因为他没有学籍,因为他是一个自费生,享受不到免费伙食,领不到生活补贴。
《宋史》里描写过官学里的自费生现象:“有司拘以定额,士游学校不被教养于学者,尚多有之。”有关部门受指标限制,学生数量一满,就不再给新来的学生注册学籍了,所以就有很多自费在官学就读的学生。
宋朝官学的学籍指标很少,还拿宋徽宗在位时举例,每个县只能有一所县学,每所县学的学生定额是三十人到五十人;每个府也只办一所府学,每所府学的学生定额是一百人到一百五十人。超过这些定额,只能自费。
那为什么不多办一些官学,多预留一些定额呢?原因很简单:办学需要花钱,养学生需要花钱,宋朝官府财力有限,能在范围内养十几万公办学校的学生,已经很不易了。
穷学生几百文能吃饱,富学生几万文不够花
现在我们来估算一下,范仲淹这个自费生在应天府学就读时能花多少生活费。
前面说过,范仲淹每天只吃两顿冷粥,用咸菜疙瘩下饭。那时候,他二十岁挂零,正是能吃的时候,按照宋朝成年男子的正常饭量,每天大约要吃掉两升米,把咸菜算进去,总共相当于三升米。
北宋中叶正常年份,一升米售价三文钱,三升米就是九文钱,一个月三十天,吃饭这方面的开支总共不到三百文。拙著《君子爱财:古代名人的经济生活》考证过北宋中叶铜钱的综合购买力,一文钱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八毛,三百文就是两百多元。也就是说,如果不考虑其他开销的话,范仲淹每月生活费较多两三百元就够了。
当然,范仲淹除了吃饭,还要穿衣、看病、购买纸笔。这些开支过于琐碎,很难统计,不过我们可以间接推算。查宋神宗在位时建康(今南京市)府学的补贴标准,每名“上舍生”(在籍学生当中较优异的)每月可以领到三百文的生活补贴,每名“内舍生”(在籍学生当中中等的)每月可以领到两百文的生活补贴。如果范仲淹想按“内舍生”的标准去生活,要在每月两百多文的饮食开销之外再加上两百文钱,总共也就是四百多文而已,折合人民币大约四百块钱。
如果是家境富裕、生活的学生呢?那开销就大了去了。南宋中叶,一个名叫罗大经的学生进太学读书,发现一些太学生花钱大手大脚,嫌公共食堂的饭菜不好吃,自己花钱请厨子,偶尔还去外面酒楼聚餐:“亭榭帘幙,竞为靡丽,每一会饮,黄白错落。”房间布置得非常豪华,宴席上用的都是金银器皿。
南宋中叶通行纸币,通货膨胀现象严重,一顿上好的宴席就要花几百贯,也就是几十万文。按照综合购买力折成人民币,即使以一贯纸币只等于人民币十块钱估算,聚餐也要造掉几千块钱。
宋朝斥资兴办官学,是为了培养人才,不是为了培养只会花钱的废物,所以太学和府学里都有频繁的。每月一小考,每季一大考,每年一终考,以划分等级,好的学生成为“上舍生”,差的学生成为“外舍生”,中等的学生成为“内舍生”。上舍生和内舍生的补贴高,外舍生的补贴低,甚至不给补贴。
我们可以推想一下:范仲淹学习那么刻苦,必定优异,他刚进应天府学时确实是自费生,可是他每次都得优等,府学领导也许会高看一眼,破例给他注册学籍,让他得以享受上舍生或者内舍生的生活补贴。
之所以这么推想,有两个理由:
较好,范仲淹在应天府学读了好几年书,如果没有生活补贴,每天都是两顿冷粥就咸菜,肠胃肯定受不了;
第二,范仲淹较后是被府学领导到京师参加礼部的,如果他较后没有注册学籍,不太可能得到被的机会。